“妈妈的爱”可能会影响后代基因

星期一, 26/03/2018 14:57
(越共电子报)美国索尔克研究所一项研究表明,雌性小鼠的“为母之道”会改变“鼠宝宝”的DNA(脱氧核糖核酸),这有望为儿童成长环境如何影响大脑发育及治疗抑郁症等精神疾病提供新思路。

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的研究显示,得到“鼠妈妈”细心关爱的小鼠,其海马体中的某种“跳跃”基因活动水平较低,反之则较高。海马体是人类及脊椎动物脑中的重要部分,主要负责记忆的存储转换和定向等功能。

研究人员假设,粗心妈妈的后代受到的压力更大,从而导致这种基因复制和移动更加频繁。

论文高级作者、索尔克遗传学实验室教授罗斯提•盖奇说,人们认为DNA不会发生改变,但实际上它是动态的,细胞中某些基因可以自我复制并移动。

过去10年间,科学家认识到哺乳动物脑中的DNA会发生改变,产生与周围神经元略有不同的新神经元,而这种变化由“跳跃”基因导致。

此前,盖奇研究团队发现一种叫作L1的跳跃基因会在神经细胞发育过程中,从基因组的一个点“跳”到另一个点。研究人员假设这些变化可让神经细胞更为多样,从而对功能进行微调,但这也可能导致精神疾病。

论文第一作者特雷西•贝德罗希安说,我们假设变化并非随机发生的,而是来自脑部或环境中的某些因素导致了这些变化。

研究人员分析了“鼠宝宝”海马体中的DNA,发现母爱与L1跳跃基因复制数量存在关联,细心母亲的后代L1 基因复制水平较低,粗心母亲的后代L1 基因复制水平较高,从而导致大脑中基因多样性更高。但研究发现除L1 以外的其他“跳跃”基因不存在上述关联。研究人员还发现L1 基因复制与遗传无关。

研究人员说,L1 基因复制数量增加是否会造成功能性后果尚不清楚,团队未来将继续研究小鼠的认知行为是否与L1基因复制数量有关。

来源:新华社

更多新闻

发表评论
姓名
电子邮箱
评论

/

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