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民族的雄王供奉信仰
星期二, 02/04/2013 18:46 (GMT+7)
(越共电子报)不少研究者认定:像越南这样有祭祖习俗的国家在世界上并不多见。供奉雄王信仰数千年来一直长盛不衰、影响深远,因而成为人类遗产是当之无愧的。
根据史籍和口碑记述,公元前2000多年,雒龙君同瓯姬娘的美好姻缘生出儿女百人,50人随父下海,50人随母上山。长子随母留居丰州(今富寿),立文郎国,号雄王。从此,王位继承人均以雄王为号,且形成了关于“仙龙”种族和越人立国历史的故事,数千年来在人民的潜意识中诸雄王被视为越人始祖,同文郎国一起,成为越人建国卫国事业坚固的精神依托。出于供奉先祖的习俗和饮水思源的孝道,民间早已奉祀雄王,追念诸雄王的立国功恩,其顶峰为每年农历三月初十在富寿雄王庙(简称雄庙)举行的祭祖大典。
|
每年农历三月初十,八方游客纷纷前往富寿省雄王庙参与祭祖大典。2012年 祭祖大典参与人数多达600余万。黄光河摄 |
研究表明,供奉雄王的历史悠久,至15世纪最为明显。1470年,黎圣宗皇帝命编制雄王玉谱,尊其为“越国万世圣王”正式确立雄王的“国祖”地位。19世纪阮朝定农历三月初十为“国祭日”,阮王亲自奉送3斗(约合18公斤)香糯米煮饭祭奠。在富寿雄庙遗迹区现存同供奉雄王有关的公元前3世纪的许多古迹:上庙、中庙、井庙、雄王陵等。凡此种种,无不证明学者所下的结论是有依据的。
在民间,供奉雄王信仰随着文化发展的脉理、国家版图和民族元素的扩展从村级上升至国家级。国家和国民制定了与传统文化相应的一系列礼仪,提升为供奉雄王的礼制。例如,很早之前富寿省林滔一带已推雄王为城隍,每年春节从义岭庙请出灵牌,用灵轿抬送回村和村民共度佳节。又如每年三月初十前,富寿周边的雄泸、朱化、光坚、希刚等乡都组织抬轿到雄庙并送上祭品参与祭祖仪式。按规定,制作最精美的灵轿获选在三月初十早晨抬送粽子、糍粑等祭品到义岭雄庙祭祖。其余灵轿则各处游行供人们观赏。除了供奉雄王,人民还供奉雒候、雒将、雄王妻儿。这些仪式至今还保存得相当完整。
|
祭祖大典的迎游仪仗队。郑文部摄 |
富寿一带现存大量相关文化遗产,如传说、风俗、礼仪、节庆、饮食、民间游戏等等。典型的有已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喧曲艺术、肆舍乡的佐占节、金德乡的包粽子做糍粑比赛等。
雄王祭祖大典和雄王庙会源远流长。每逢三月初十,国内外数百万同胞来到富寿朝觐。除此之外,全国几乎所有省市民众乃至海外侨胞,不分民族、宗教信仰都根据具体条件举行祭祖仪式。据文化体育旅游部统计,除富寿雄庙之外,全国现有供奉雄王及其相关人物的遗迹1417处,其中富寿326处、河内425处、北宁168处、永福62处、胡志明市14处。
为了满足民众的愿望,这些年政府出台了多项决定,旨在彰显祭祖的重要性、保护相关遗迹。例如:决定祭祖日为国家五大节日之一,当天工薪人员带薪休假一天;颁布了国家级祭祖仪程。国家还同民众一道为这一重大典礼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每年在富寿省举行的祭祖大典汇聚了礼乐,礼仪和礼服等元素齐全的国家仪式,庄严而虔诚。
|
在富寿省雄庙遗迹区举行的雒龙君祭祖大典。郑文部摄 |
|
在富寿省雄庙遗迹区瓯姬庙举行的瓯姬祭祖大典。黄光河摄 |
|
在瓯姬国母祭祖礼仪敬献祭品。黄光河摄 |
在富寿举行的2012年祭祖大典参与人次多达600余万,同比增加近百万。这表明供奉雄王信仰在国内外越南人中间活力充沛、影响深远。旅居22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越南人也派代表团回国参加祭祖。旅俄越侨黎氏芳梅表示:“离乡三十年后回国祭祖,在雄王庙上香,我觉得我们和家乡是零距离。这对我们是莫大的鼓舞,我们即使身在天涯海角也一心向往祖国。”
以祭祖大典为顶峰的雄王供奉信仰的全球性突出价值在于一脉相承,世代相传,其别具一格的精神和文化元素一直完整无损并有广大社群自愿参与,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规定,尤其是在当前的融入时代。我国有关机构已经编制档案,申报人类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
|
包粽子比赛。郑文部摄 |
|
祭祖大典的铜鼓表演。黄光河摄 |
|
与供奉雄王信仰紧密相连的世界文化遗产喧曲。黄光河摄 |
享誉世界的越南顶尖史学家陈国旺教授曾经指出:“雄庙是祖庙,所供奉的不是一家、一姓、一村以至一区的祖先,而是全国的祖先。雄庙会不限于追念先祖的祭祖大典举办地,不只是对祖地、圣地或者一位创业帝王的发祥地,越南民族的发祥地的朝觐,而是一种精神驱使——追寻民族根源,确切地说是从越南文化层面回归民族根源。”
越南雄王供奉信仰已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项数千年来根深蒂固、生机勃勃的珍贵遗产已为充实人类的文化宝库做出了积极贡献。